阅读文字

每天多一点阅读,让文字有温度~

© 阅读文字
Powered by LOFTER

如何平衡“付出和接受”?

文/沈万九


1.


在成人的亲密关系里面,有一个基本的法则:


“施受平衡”。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衡,也可以称之为“付出与接受”的平衡。


平衡法则的本质是“相互同等的接受”,而不是“相互同等的给予”。


因为当我们能够相互同等的接受的时候,就会让我们彼此在深度连接着,就会让彼此处在一个同等需要的位置上。


对此,很多人却背道而驰,只会不断地给予、付出,如同圣母般,近乎固执地守护一些所谓的清白感,或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期望对方知恩图报,良心发现,给回自己同样的东西......结果却一次次地落空,一番苦心,付之东流,失望难过,怨恨悲愤。


另一方面,对方却因......

天才梦 张爱玲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

如能再活一辈子 佚名

日前有人问我,如果我能从头再活一辈子,可有什么地方愿加变更?


没有,我回答说,但是我随后又想:如果我从头再活一辈子,我会少说多听。


我会请朋友们来家吃饭,哪怕地毯有污痕,沙发褪了色。


我会好整以暇地静聆爷爷回忆他年轻时的一切。我决不再坚持夏天关闭汽车窗子,只为了我的头发刚做好,刚喷过发胶。


我会点完那支雕成玫瑰形的粉红蜡烛,而不让它自己慢慢融化。


我会像孩子们一样坐在草地上而不怕把衣服弄脏。我会在看电视时少哭少笑些,而在观察人生时多哭多笑些。


我会多分担一些我丈夫的责任。


我会有病就躺在床上,不妄想事事非我不可。我会不再买任何东西,只因其合用、耐脏、担...

阿城《父亲》

一九八七年三月某晚我正在纽约夏阳的画室里,这个画室是仓库改建的。旧得好象随时要出危险,但实际上什么意外也不会发生,意外是绕了半个地球从电话里传来的:父亲病重,我立刻准备自美国离去。

从六十年代初,家里就笼罩在父亲病重的气氛里,记得夏天我们在院子里与邻居喧哗,母亲出来制止,我们还小,还不能随时将父亲的病重放在心上。

父亲的病是在唐山劳改时染上的肝炎,由急性而慢性而硬化,之后,它将是父亲死亡的原因。在随时准备父亲离开我们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是一九五七年的右派,是死老虎,批斗,陪斗,交代,劳动是象征主义的,表示侮辱,之后,去干校,一切都是当时的理所当然,但是,父亲在理所当然会死去的时代...

《韩丽萍》


有时,我在想,我的初恋是谁?

初恋都不记得了?

不是!

而是,我拿捏不准初恋的标准是什么。

若是我暗恋的?

那,高中就有。

若是双向奔赴的?

那,大学才有。

若是需要有实质性的?

那,要更晚一些。

她们是不同的人。

我出生的家庭还是有些不寻常的,算是世家。

什么世家?

迷信世家。

我娘是远近闻名的神婆,凡是医生看不了的病,我娘都能看。不是我娘会看,而是我娘的师傅会看,我娘的师傅在哪?

我家堂屋门后的神龛里。

神龛是纸糊的。

每当有人来看病,我娘都是先烧香,然后咣当咣当磕头,一边磕头一边念叨着病人情况,来自什么村,生了什么病,希望师傅能赐副药。

等香灭了。

药就有了。

药方,我都能背过。若是小孩半夜总哭,那么则诊断为丢了魂,魂不是让别...

不好也不坏的人 刘墉

有一天我到某地办事,下飞机之后搭计程车。由于是初次到那个城市,就跟司机打听当地的情形。他除了为我介绍,还发表了不少对时局的看法,两人谈得很投机。

到达目的地,表上是180元。

“给100就好了!”他居然手一挥,豪爽地说。

“那怎么成?”我递过去200元,说:“不用找了!”就跳下车。听到他在背后连声喊着“谢谢、谢谢”,觉得好温馨。

办完事,我又叫车回机场。机场到了,计程表上的数字是120元,我真是哭笑不得,发现和前一位司机虽然谈得投机,但在谈的时候,他发现我是外来客,也就大绕远路。加上我给他的小费,足足多要了我80元。

但是,再想想,他后来主动说:“给100就好了”。如果我照办,他不是...

患难之交 毛姆

三十年来,我一直研究我的人类同胞,但至今了解不多。每当有人跟我说他对一个人的第一次印象向来不错的时候,我就耸耸肩。我想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自大。拿我自己来说,我发现,认识一个人的时间越长,我就越感到困惑。

我产生这些想法,是因为我在今天早上的报纸上看到爱德华•海德•伯顿在神户去世的消息。他是个商人,在日本经商多年。我跟他并不熟,但是对他挺有兴趣,因为有一次他让我大吃一惊。要不是听他亲口讲述这个故事,我根本不会相信他能做出这种事来。这件事之所以特别令人惊讶,是因为无论是外表还是风度,他都让人想到一种非常明确的类型。要说真有表里如一的人的话,那就是此公了。他个子很小,身高不过5英尺4英寸,身材纤...

陶器与纸屑 林清玄

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的陶器,我从前旅行时总是反对购买那些沉重易碎的物品,这一次忍不住还是买了,因为那陶器是一个赤身罗汉骑在一匹向前疾驰的犀牛上,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

百货公司里有专门为陶瓷玻璃包装的房间,负责包装的是一位讲标准北京话的中年妇人。她从满地满墙的纸箱中找来一个,体积大约有我的石湾陶器的四倍大。

接着她熟练地把破报纸和碎纸屑垫在箱底,陶器放中间,四周都塞满碎纸,最后把几张报纸揉成团状,塞好,满意地说:“好了,没问题了,就是从三楼丢下来也不会破了。”

我的石湾陶器本来有两尺长、一尺高、半尺宽,现在成为一个庞然的箱子了,好不容易提回旅馆,我...

塑料儿童 三毛

荷西与我自从结婚以来,便不再谈情说爱了,许多人讲--结婚是恋爱的坟墓--我们十分同意这句话。

一旦进入了这个坟墓,不但不必在冬夜里淋着雪雨无处可去,也不必如小说上所形容的刻骨铭心的为着爱情痛苦万分。当然,也更不用过分注意自己的外观是否可人,谈吐是否优雅,约会太早到或太迟到,也不再计较对方哪一天说了几次--我爱你。

总之,恋爱期间种种无法形容的麻烦,经过了结婚的葬礼之后,都十分自然的消失了。

当然,我实在有些言过其实,以我的个性,如果恋爱真有上面所说的那么辛苦,想来走不到坟场就来个大转弯了。

婚后的荷西,经常对我说的,都是比世界上任何一本"对话录"都还要简单百倍的。...

偷听谈话的妙趣 海厄特

通常,人们都喜欢到陌生的城市中漫游闲逛。我本人最喜欢的城市是巴黎,其次是旧金山,如果仅就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言。有些人则爱在自己家乡的城镇中涉足他们尚不熟悉的城区,虽然这种人并不多见。我曾有一两次东游西逛,走遍了曼哈顿的大街小巷,路上时常见到一些稀奇古怪、妙趣横生的景象。我看见一家出售春药和魔术器械的店铺,一个专门调查不明飞行物的组织的总部,以及一些阿尔巴尼亚杂货店和小餐馆。悠哉游哉,信步徜徉,真是一个消磨时光的好方式。

但是,你日复一日,走的都是那几条街,搭地铁上班,出办公室到餐馆吃午饭,吃过饭上银行,又回到办公室,最后离开办公室搭地铁回家……你会怎么办?假如你不在乎多花几分钟,倒不妨试着把...

早餐里见世界 梁文道

从前教书的时候,我很喜欢和学生们讨论大家早餐都吃了些什么,问问大家知不知道自己吃的东西来自什么地方。比如说面包,它用的面粉当然来自麦子,但那些麦子又是哪里生产的呢?再如茶叶和咖啡,可都不是香港本地种得好的作物,它们一定也是外来货。然后大家就会发现,即使一个简单的早餐,即使是鸡蛋、火腿、牛奶和牛油这些最不起眼的食物,也都各有身世。什么是全球化,答案实在不需外求,我们的饭桌就把我们和全世界不同的地方联系起来了。

在脑子里想象一下,这些食物曾经漂洋过海,曾经是某只猪的大腿,曾经在某片土地上抽芽茁壮,如今就要进入我的身体,天地万物之因缘巧妙,莫过于此。但是这种关于食物来源的想象,也不宜太过浪漫,只要...

我们曾到过海边

大都市时常让人心烦意乱。所以我们总是能听到吵架的声音,在巴士和地铁上,在黑压压的电影院后排,在明亮炽热的大街上,在陌生人之间,在手牵着手的情侣之间。有一次,走在大街上的我们居然也吵架了,在一段保持距离的沉默行走之后,我想起她一直说要去看海。“我们去海边吧?”我说。“现在?怎么去?”她惊讶的表情像是我提议去月球。“坐上往东的巴士,应该很快就能到。”在这座主要由摩天大楼构筑的城市生活久了,有时的确会忘了,海和这座城市的关系,不仅是体现在名字上。

在巴士停止向前的地方,风已经染上了咸味。下午的防波堤上早有三三两两的人,我们也坐在其中,眼前就是一片看不到尽头的海水了。说实在的,它并不蓝,也不够壮阔,...

自我认识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着深思,心中悠然荡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一座塑像一...

真实的高贵 海明威

风平浪静的大海,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生活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母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是我们一会伤心,一会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的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

幸福就在此刻 铁凝

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友人,聊起很多从前的事情,计划很多未来的事情,她忽然发问:对于你来说,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想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很适合的答案。

那阵子,经常携带这个难题去和人打交道,不管是新朋还是故友,聊到酣畅总是抛出这个问题冷场,当然,收获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幸福的时刻就是加官晋爵时买房购车后身体无恙中;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父母双全爱人平安孩子快乐领导待见粉丝忠诚仇人遭谴……

都对,但都不打动我。

直到有一天陪朋友去见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朋友说:他的人和他的文章一样禅意幽深。

茶过三道,我忍不住继续兜售这个问题时,他微笑着给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

在桥上

作者/余华


“我们……”

他说着把脸转过来,阳光在黑色的眼镜架上跳跃着闪亮。她感到他的目光像一把梯子似的架在她的头发上,如同越过了一个草坡,他的眼睛眺望了过去。她的身体离开了桥的栏杆,等着他说:“我们回去吧。”

或者说:“我们该回家了。”

她站在那里,身体有些绷紧了,右腿向前微微弯曲,渴望着跨出去。可是他没有往下说。

他依然斜靠在栏杆上,目光飘来飘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她放松了绷紧的身体,问他:“你在看什么?”

他开始咳嗽,不是那种感冒引起的咳嗽,是清理嗓子的咳嗽。他准备说什么?

她看到他的牙齿爬了上来,将下嘴唇压了下去。一群孩子喊叫着,挥舞着书包涌到桥上,他们像一排栖落...

爱情和食物都过期了

张小娴

一个人住,家里最多的是过期食物。

每次打开冰箱,总会有新发现。这包芝士去年已经到期,那包冷面两年前已经到期,香肠半年前已过期。在蔬果格里,竟然发现两棵上个月买的西兰花,还有一个不知什么时候买回来的,已经腐烂了的,可以拿去制苹果醋的苹果。

一天深夜,肚子饿得不得了,想起冰箱里好像有面包、香肠、冰淇淋,跑去打开冰箱,发现每一样能吃的东西都已经过期,连瓶装柠檬汁也过了期。打开储物柜,所有即食面也都过期。

一个女人,在深夜里,抱着一大堆过期食物,是很伤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过期。

食物可以有标签,说明“请在此日期前食用”,女人却不能在自己身上印上一个标签,提示男人“请在此日期前...

爱情的质量

作者/周国平


爱情的质量取决于相爱者的灵魂的质量。真正高质量的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富有个性的人之间。

对于灵魂的相知来说,最重要的是两颗灵魂本身的丰富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吸引,而决非彼此的熟稔乃至明察秋毫。

世上并无命定的姻缘,但是,那种一见倾心、终生眷恋的爱情的确具有一种命运般的力量。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性关系要讲究质量,真挚而久长的爱情远胜于轻浮而短暂的风流韵事。

爱情是盲目的,只要情投意合,仿佛就一丑遮百丑。爱情是心明眼亮的,只要情深意真,确实就一丑遮百丑。

一个爱情的生存时间或长或短,但必须有一个最短限度,这是爱情之为爱情的质的保证。小于这个限度,两情无...

谈父母与子女 培根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与恐惧。他们的快乐无须说,而他们的烦恼与恐惧则不能说。子女使他们的苦恼变甜,但也使他们的不幸更苦。子女增加了他们生活的负担,但却减轻了他们对于死的恐惧。

一切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留下后代,但只有人类能通过后代留下美名、事业和德行。为什么有的没有留下后代者却留下了流芳百世的功绩,因为他们虽然未能复制一种肉体,却全力以赴地复制了一种精神。因此,这种无后继的人其实倒是最关心后事的人。创业者对子女的期望最大,因为子女被他们看作不但是族类的继承者,又是所创事业的一部分。

作为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子女常常会有不合理的偏爱。所罗门曾告诫人们:“智慧之子使母亲欢乐...

洗碗工招聘指南 作者/康夫

曾经与几个熟悉餐饮业的朋友聊天,听说了许多妙趣横生的事。
 
有一位宋老板,是开连锁餐饮店的,主要经营写字楼快餐。快餐生意虽然看起来稳赚,实际上因为门槛不高,所以竞争相当激烈,想要出人一头,除了用料、卫生、口味以外,如何提高翻台率也是制胜法宝。宋老板开店时间不长,但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主要就是因为在翻台率上高人一筹。
 
“你知道,快餐店门面小,一来买不起大功率的洗碗机,二来洗碗机洗一次的时间太长,根本适应不了翻台速度。如果大量采购餐具,又得找地方囤放,所以大家都是雇洗碗小工来洗。但是要找到勤奋努力手脚快的小工,也不容易。”
 
宋老板窝在度假酒店的海滩躺椅上,和李老板一人抱...

我是个窃贼 阿.康帕尼尔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

“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打断了他的话。

“请让我说下去。当我把偷到的钱包打开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

“那钱包是空的?”

“恰恰相反,里面装满了钞票。”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给他斟了满满的一杯葡萄酒。

我就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当时,我乘火车从斯米纳到苏萨尔去,那是个匪盗经常出没的地区。我坐的是三等车厢,车厢里除我而外,就只有一个衣衫褴褛、正在酣睡的汉子,他的左脸颊上有一块明显的伤疤。从相貌到衣着,这家伙看起来像一个罪犯。我想换一个车厢,可是车...

谈婚论嫁面前,我们为什么难以选择水到渠成?

文/老显


想起Bowie的留言消息还没回复,于是闲来无事便翻出手机回看,利用五分钟的时间整理下思路,坐在电脑桌前,花半个小时码字回复她。


她的留言如下:


不知道为啥,就是很喜欢这种青春期的两小无猜,再到最后修成正果的剧情。


这是我最向往的爱情,可惜没有早恋过的我是没有这种机会的。


很清楚地知道这些电视剧人物都是假的,都是虚构的,他们的时光都是美化过的,有那么一点真实却也有那么一点戏剧化。


但这并不妨碍它感染我,一个好故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给了你勇气和力量,去把你看到的虚构,变成你做得到的真实。


的确,在爸妈眼里我已...

青年作家刘同最新作品《向着光亮那方》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之三,刘同2016全新作品。关于人生中的转弯,告别,妥协,原则,裂痕……是青春的敌人,也是成长的代价。我们的青春都一样,孤独,迷茫,有光亮。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成为一束光,照亮世界的一角。

现实可以有多美好?

文|知乎匿名用户


婚礼一个月前,查出肺癌,我25岁,不抽烟不喝酒。医生说这就是概率。我平静的接受了这个概率,积极配合治疗。

婚礼要取消,老公跟着我回国(我们在悉尼),准备国内打持久战。他给老板请假,做好了辞职的准备。老板说,你回去吧,岗位留给你,随时回来随时上班,祝福你的妻子。

去取消订好的婚礼场地,做好了订金打水漂的准备。场地经理说,祝福你,场地不用取消,我随时等你康复回来,再来我这里举办美好的婚礼。

所有的人都用同样的方式,回答了我。

世界特别美好~

回国后,有爸妈和老公一起照顾,我简直回到了上学的时代,每天他们做各种我能吃的美味,一点没有亏了我的嘴巴。老公成了我的小兵,我...

好久不见

       文/柯诺

      有句话讲:我从远方赶来,恰好你们都在。也有句话讲:一去一经年,相见两无期。

       都说岁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么,在时光的旮旯里流年会宛转会儿,时光能不把人儿抛吗?当生活的列车渐渐驶进属于你的我的轨道,纵横交错间,谁又能预料你我会在哪一站不期而遇呢?平行线也有相交的一天,可是如果雨后还是雨呢?后来明白:那或许是另一种美丽的谎言。
  ...

疯·爱 (原创)

(本文来自于投稿作品,如果你也要投稿,请点击阅读文字主页,点击投稿选项,即可投稿啦)

来到蒲村第二天,二姨就跟现宝似的拉着我到处串人家。姜婶的好客真是一点都没变,把我和二姨俩个人硬生生的溜到月亮挂上树梢之时,估计是看天色不早了,就放我们回去了。二姨牵着我的手匆匆往家赶,猛地听到‘砰 砰’的碗摔在地上的声音,二姨摇摇头:“妮子肯定又要折腾一整夜了,都是她那个妈造的孽啊。” 

二姨口中的妮子当年是村里一枝花,人长得清秀,又什么活都肯干,特别找人喜欢。村里堂客们经常开玩笑说:不知道哪个小伙子会有这么好的福气,能把妮子娶回家。其实妮子心里早就有人了,就是跟妮子一块儿上学的程浩。...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文/老显

    一气呵成,观感顺畅,在夜色沉浸与清晨明媚的更替后,很快,就把这本近期颇受欢迎的畅销书拜读完。原以为其写作风格会流于故意地煽情或刻意地治愈系,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渐进,却是自始至终平静从容,情感面克制而不浅薄,看完不会流泪,而是内心深深触动。这是一本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当伊始翻阅目录看到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时,还以为这是一本读书笔记般的札记,阅毕合书,才懂得书是外在表征,人通过书与书店去将爱与被爱相联,这是讲述关于一个失去一切的人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如何重新找到牵挂与希望,爱与同情才是美好生活的本真。...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文/老显


    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时间读完《无声告白》,篇幅不长的书,细腻,真实,让人喘不过气的社会现实,读到后半部分感到很是压抑,懂的人才会感同身受。


    书中的所写内容看起来犹如发生在身边,两个人从相知相识相爱结婚生活在一起十几年,以为幸福满满,恩爱如常,竟然全然不知道,他们塑造的一个家庭,像牢笼,似紧箍咒,紧紧捆住他们的孩子们,用苛刻的要求来表达爱,用自己的梦想来强加在他们身上,再用失望来施加无形的压力,孩子们在父母面前不敢表现出哪怕一丝渴望自由的欲望,而父母只在子女拿到优异成绩单的时候...

有青春成长,有无望之爱,有挣脱,有莫名丢失的夏季。这本《说慌的人》与国内所有青春小说作者的作品之间,差了一百个弗朗茨瓦丝·萨冈。

1 / 4
TOP